支教教师系列报道(1761)
前天,经本报牵线搭桥,南海中学开出的4辆大巴带着师生们捐来的善款、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,载着163名学生,开往阳山大崀镇琶迳小学,进行两天的爱心助学行活动。
家长捐款不留名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,前日下午1时许,大家来到了琶迳小学。他们的到来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,书本还没搬进学校,小学生们就兴奋地围在书籍旁翻看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书、科普书,乐得合不拢嘴。 “一名学生家长给琶迳小学170名学生每人捐100元,却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名字。”南海中学副校长李卫东说,南海中学团委、学生会早在半月前,就在全校开展了“南海中学阳山爱心行”活动,得到163名学生及家长的支持,全校师生及家长捐款捐物,学校捐了1万多元书籍和一批衣服、文体用品,而且还捐了3000元现金。

■南海中学向琶迳小学送去两万多元捐款及教学用品。谭兼之 摄
一家三口赴阳山 在活动现场,记者见到禅城区雅卓文具劳保商场的区先生,他不但捐出学习用品,而且一家三口还亲自把物品送到学校。区先生说,现在城市的孩子生活优越,对父辈当年的艰苦生活感觉像天方夜谭,他们让读三年级的儿子到琶迳小学参加爱心助学行活动,就是要让他感受一下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,告诉他这曾是爸爸小时候过的生活,使他从内心深处有所触动,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他还希望儿子在琶迳小学结一个对子。 南海中学高一级学生小米说,看到学校有关琶迳小学学生艰苦生活的报道,他和同学们深受触动,迫不及待地想亲身体验一下,并把参加这次活动当作人生的第一次历练。 据了解,这次兴业银行佛山分行捐赠了价值1万多元的乒乓球台、书架、图书等体育、学习用品。佛山市斯特浪饮水设备有限公司老总莫先生捐资1800元奖励师生。
贫困学生感人深 当天下午3时,学校开完短会后,163名学生分别到10多位贫困师生家里了解情况。记者随学生到贫困生周美玲家。周美玲家的居住条件令人心酸,屋子里空荡荡的,房子好像随时会倒塌。周美玲母亲有病,无劳动能力,还有一个弟弟上学,只靠父亲农闲时挣点钱。周美玲读书之余还要到山上种地、砍柴,回了家又要照顾母亲的起居。即便如此,她的成绩始终排在全年级第十名,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。 周美玲的历史老师对记者说,她家实在太贫困了,她一家前几年从距学校10多公里的村里迁到学校对面的村子,住的房屋还是别人的。南海中学学生拿出资助款和学习用品送给她,并亲手给她戴上精挑细选买来的首饰,使她非常感动。 南海中学高一学生小青红说:“周美玲虽然条件艰苦,但她学习认真,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”
校园环境改善了 琶迳小学校长李奕河说,在南海中学的帮助下,学校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,铺设了部分水泥地面,修补了教学楼的地板、墙壁,翻新了综合楼,而且添置了一部分体育用品。收到的捐赠衣物及学习用品也发到了学生手中。 李奕河说,在去年春季和秋季学期期末质检中,一、二、四、五年级的语文、数学均排在镇的前面,4位老师分别被评为镇“优秀教师”、“优秀班主任”,两名学生被评为县“三好学生”和“优秀队员”。 据了解,这是南海中学第二次开展阳山扶贫助学社会实践活动。去年遭受冰灾后,在南海、阳山两地扶贫办及珠江时报的牵线下,南海中学90多名师生于2008年3月前往阳山县大莨镇开展扶贫助学爱心活动,为当地琶迳小学带去了一批急需的学习用品、体育用品和生活用品,并募捐了现金5000元,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。
|